【新冠肺炎】中大發現確診6星期內接受手術死亡率增2.5百分點 第7個星期後進行減少肺部併發症及死亡風險
發布時間: 2021/03/23 13:04
最後更新: 2021/03/23 13:04
中大今(23日)公布一項研究指,新冠病毒患者於確診後6星期內接受手術,會增加術後的死亡風險,指相關的死亡風險是一般術後的2.5倍以上,建議將手術延至確診後第7個星期或之後進行。
研究共收集140,727個來自116個國家、1,674間醫院的病人數據,覆蓋亞洲、美洲、歐洲、非洲和澳洲。參加者為2020年10月期間於醫院接受手術的病人,當中3,137人在手術前確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,其餘97.8%,即137,590人沒有受感染。至於手術後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病人已剔除,不包括在研究數據內。
研究團隊發現病人於確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後的6星期內,症狀仍未消退的情況下進行手術,會出現較高的術後死亡風險。病人於確診新冠後0至2星期、3至4星期、5至6星期內術後30天死亡率,分別為4%、4%、3.6%。而病人於確診新冠後7個星期或之後進行手術,以及非新冠患者的死亡率則只有1.5%。
研究人員能精確地分析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後,於不同時段進行非緊急外科手術的死亡風險。而不論以病人的年齡、病情、手術的緊急程度或等級等因素作評估,得出的結果均一致。
外科學系助理教授二葉香織醫生指出,早前發表的研究顯示,半數在手術期間正患有新冠肺炎的病人在術後會出現肺部併發症,增加死亡風險。
麻醉及深切治療學系名譽臨床助理教授陳錦明醫生表示,我們亦觀察到有持續病徵的新冠患者即使於確診後7星期才進行手術,仍有較高6%的死亡率。相反,病徵消退或無徵狀患者的死亡率分別為2.4%及1.3%。因此,我們建議有持續新冠徵狀的患者應將手術日子進一步延後。
是次研究由45個來自中大醫學院外科學系、麻醉及深切治療學系專家和醫院管理局新界東聯網醫生,聯同全球逾1.5萬個外科專家組成的COVIDSurg Collaborative進行,由英國伯明翰大學專家領導,目標為新冠患者建議最佳的手術時機。研究結果最近已於國際學術期刊《Anaesthesia》發表。
同場加映,兒科醫生拆解嬰幼兒患玫瑰疹病徵與水痘、麻疹分別:
TOPick舉辦「我們這一家親子餅印大賽」, 立即參加送禮品贏迪士尼酒店Staycation大獎,即按此參加
實時追蹤香港新冠肺炎確診者住所/出現地點,立即下載經濟日報App:https://bit.ly/2JdOaiS
記者:陳麗娜